返回首頁
年度   |
  • 2025
  • 2024
  • 2023
  • 2022
  • 2021
  • 2020
  • 2019
月份    |
  • Jan
  • Feb
  • Mar
  • Apr

美聯工商表示,紅磡維港中心1座高層09室銀主盤,建築面積約6597方呎,意向售價逾2300萬元,呎價逾3400元;單位現時處於交吉狀態,新買家可即買即用。

該行指出,上述銀主單位配備新裝修,可為買家節省裝修成本;單位樓底高達10呎6吋,負重高達150磅,空間實用性極高。

另外,大廈設有4部載客升降機及12部含貨台的載貨升降機,可容納40呎長貨櫃,用戶上落貨物極為快捷高效。


來源:信報


利嘉閣(工商舖)表示,旺角通菜街111至117號東寶大廈地舖連入則閣,地舖建築面積約900方呎,入則閣建築面積約800方呎,合共1700方呎,意向月租約11萬元,呎租約65元。

該行指出,上述物業坐落旺角區傳統飲食旺段,十分適合各類食肆,包括輕食餐廳、特色粉麵店,以及甜品店等進駐。

物業位處區內核心地段,交通四通八達,中外遊客日夜川流不息,消費潛力強勁。


來源:信報


美聯商業表示,灣仔新銀集團中心5樓03室,建築總面積約2015方呎,業主意向售價逾2200萬元,呎價約1.1萬元。

該行指出,上述放售單位包括全寫字樓裝修,座擁灣仔運動場及海景雙景觀。大廈採用玻璃幕牆設計,配備3部載客升降機與1部載貨升降機,屬甲級寫字樓配套。

新銀集團中心為港島知名甲廈,距離港鐵銅鑼灣站、灣仔站及會展站僅數分鐘步程。


來源:信報


隨着金融及教育行業擴展步伐加快,商廈租賃需求穩步上升。中原(工商舖)統計顯示,3月商廈錄得558宗租賃成交,涉及樓面面積約177.9萬方呎,較2月的455宗及約115萬方呎,分別上升約22.6%及約54.8%,按年則增約40.6%及40%。九龍空置率改善顯著,港島整體則持平。

該公司寫字樓部董事陳雁樓表示,據資料顯示,3月有不少大型機構重組租用樓面,當中金融機構中信里昂證券以約133.6萬港元租用金鐘太古廣場1期低層全層,涉及面積約16,700方呎,平均呎租約80元。

據了解,中信里昂證券為商廈的長期租客,自2000年起進駐,目前已租用太古廣場1座17至19樓全層,以及低層部分單位,是次擴充辦公樓面,反映對香港業務前景看好。

至於甲級商廈空置率方面,3月港島區整體空置率錄得約13.86%,按月下降約0.07個百分點。部分核心區重新釋放供應,空置率稍微回升,其中金鐘空置率約8.54%,按月微升約0.21個百分點,按年則減少約0.76個百分點。中環區錄得約14.61%,按月上升約0.34個百分點,按年上升約2.5個百分點。

九龍區整體空置率按月表現大致不俗,3月整體空置率錄得約15.66%,按月下降約0.28個百分點,惟較去年同期仍增加約1.7個百分點。至於,尖沙咀最新錄得約8.04%,按月下降約0.22個百分點,按年亦大幅下降約1.62個百分點。此外,九龍灣亦有顯著跌幅,錄得約23.58%,按月減少約0.68個百分點,惟按年仍上升約1.38個百分點。

陳表示,上月商廈租賃市場無論是成交宗數或租用面積都有顯著升幅,特別是銅鑼灣、尖沙咀、九龍灣等商貿核心區租盤漸獲市場吸納。然而,本港經濟面臨關稅戰等環球不明朗因素影響,市場氣氛轉淡。

不過,個別企業因應市況未明而轉買為租,亦有趁租金回調之際進一步重整租用樓面規模,因而可消化部分交吉樓面。

此外,由於教育局宣布將逐步放寬自資院校招收內地學生限額,教育機構為擴大招生積極部署,積極物色大樓面單位作辦公或校舍之用,支撐本地商廈租務市場,預料4月整體市場將保持平穩向好。


來源:Money18


舖位價格跌勢未停。美聯旺舖高級營業董事伍賢明表示,獲委託放售九龍灣偉業街38號富臨中心1樓F號舖,建築總面積約1,225方呎 ,業主意向售價約1,500萬元,叫價較2018年高峰期成交價大幅回調約50%。

他指,舖位採用高樓底設計,設有來去水系統,適合各類型的商戶進駐。至於大廈配置方面,富臨大廈於2019年落成,屬區內最新發展的全新甲級商廈之一。據了解,該物業於2018年高峰期間購入,現叫價低當年購入價約48%。

來源:Money18


市場不乏工廈單位放售,第一太平戴維斯(香港)獲委任代理、負責銷售售葵涌梨木道88號工廈達利中心5樓501室,單位將按現況連租約出售,面積約24,234方呎,層與層之間高5米,適合各類工業生產、倉儲及物流用途。另物業配備上落貨台,可容納40呎貨櫃車進出,可提升物流效率

 

第一太平戴維斯資深董事及工業及九龍商業銷售部副主管周浩文表示,物業意向價約7270萬元、意向呎價約3,000元,較近期同區成交個案具價格優勢,料租金回報率可逾5厘。


來源:明報


屋宇署2月共批出5份建築圖則;其中,東半山渣甸山包華士道8號獨立屋地,於月內獲批建1座2層高獨立屋,總樓面約5888方呎。

包華士道8號原本為2層高獨立大宅,由印度裔富商夏利里拉家族持有。該處地盤面積約9814方呎。物業在去年4月底由銀主接管並放售,市場有指在去年中以約3.6億元易手,較估值低四成。 

至於由「麻雀館大王」石鑑輝家族成員石炳祥等人持有,位於佐敦廟街179、181及183號地盤,亦在月內獲批發展1幢21層高(建於3層平台上)的商住大廈,涉及總樓面約1.7萬方呎。

此外,長江製衣持有的新蒲崗大有街20至24號項目,於月內已獲批興建1幢26層高(另設3層地庫)的工廈,涉及總樓面約37.2萬方呎。


來源:信報


嘉里(00683)發展的九龍半山超級豪宅緹外,今日售出最後一間院墅,成交價10億元,創下今年一手住宅成交價新高紀錄。

最新招標售出單位為院墅C,實用面積11692方呎,5房5套房另設5間工人房間隔,附設15043方呎的花園,以及設有2個停車位的車庫,以10億元成交,實用呎價約85529元。項目全部院墅已悉數售出。

項目至今累售37伙,總成交金額逾115億元,平均成交實用呎價約6萬元。


來源:信報


美聯工商表示,黃竹坑新興工業大廈低層全層,建築總面積約7474方呎,意向售價逾2900萬元,呎價約3800元,較2019年同廈高層單位,非內部轉讓成交呎價折讓逾50%。

該行指出,是次放售物業的間隔方正實用,空間組合極具彈性;物業亦屬區內罕有大面積單位,而且可即買即用。

單位亦設有貨倉裝修,特別適合物流、倉儲及跨境貿易企業進駐;同時,配備完善設施,包括具有2部載貨升降機及2部載客升降機,滿足物流及工業用家的需求。


來源:信報


港交所(00388)昨日收市後宣布,擬斥資63億元,向置地公司購入中環交易廣場一期9層辦公樓連平台部分舖位,作為其永久總部,涉實用面積14.7萬方呎,相當於平均呎價42849元,是置地自香港回歸以來,首度「減磅」其核心中環組合。這位「中環大地主」上一次出售中環物業,已是1992年以38億元沽出皇后大道中9號。

自資掃貨租轉買 呎價42849

是次由港交所自資「掃貨」的物業,其中大部分現已由港交所租用,包括交易廣場一期第42樓至50樓共9層辦公室,以及1樓及2樓與香港金融大會堂相鄰的部分區域,即平台多個舖位,辦公室樓層預計12至18個月內分階段完成交易,平台物業則料今年9月或之後完成收購。

港交所將以內部資源支付全部代價,目前已支付10%訂金。此外,港交所昨日亦簽訂新租約,續租交易廣場二期其中5個樓層,租賃期為9年。



港交所表示,今次購買與租賃結合的混合模式,有助應對不同房地產周期的靈活性和韌性,長遠可節省租金開支;今次投資既滿足其長期發展和運營需求,亦可鞏固其國際交易所的地位。

另外,置地承諾額外投入4億元,用於優化與港交所相關的周邊設施,包括設立港交所專用接待大堂,直接連至香港金融大會堂,及公眾區域設置帶有港交所品牌的標誌,料未來數年完成。

置地33年來首減持中環物業

今次交易是置地33年來首次減持中環物業組合。是次出售的物業,佔置地中環資產組合總值的3.2%,交易作價按截至去年底第三方物業估值所釐定,料交易可為集團錄入收益。交易套現所得,6.3%用來為港交所翻新物業,餘下八成用以削債,兩成則為回購計劃提供資金。

對於未來是否有意放售其他中環物業,置地公司回覆本報查詢時表示,其中環資產組合是集團歷代以來的核心優質資產,未來也將持續保持此地位,是集團成功的基石。置地形容今次交易是其策略布局的重要里程碑,將繼續把中環組合作為「一個完善商業生態系統進行管理」,是其策略中重要一環。

由於整體寫字樓空置率高企,核心商業區中環的甲級商廈租售價亦嚴重受壓。近一年中環及金鐘區主要可供售賣的指標甲級商廈,全層買賣只有6宗,造價普遍較高位大幅回落,呎價全數失守3萬元,個別更已跌穿2萬元關口,重返15年前水平。

位置極佳 分析指作價合理

有熟悉甲級商廈市場的代理表示,雖然近期大部分甲級商廈呎價都低於2萬元,但多數物業都只是位於中環的「邊緣」,中環地理位置最佳的甲級商廈大部分都由置地持有收租,未有買賣。由於難得業主肯割愛,即使今次港交所買入的樓面以建築面積呎價計約3萬元,明顯高於近年同區其他的甲級商廈買賣呎價,但作價仍算相當合理,因市場未有同類物業可供選擇。

目前中環甲級商廈空置率高達13%,區內新落成的超甲級商廈亦搶走不少置地公司旗下大廈的租客,「由以往大廈有Waiting List要租客等進駐,變成現在租客揀商廈。」按目前趨勢,未來數年空置率高企的情況難以扭轉,相信置地公司今次沽貨,可套現資金為旗下物業翻新增值,加強競爭力。


來源:信報


按揭計算機

×
樓價($)
按揭成數(%)
利率(%)
返還年期(年)
首期($)
每月還款($)